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学研究 >> 科研动态 >> 正文

【社会影响】本站师生参加2023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学术年会

[发布时间]:2023-10-20[浏览次数]:

为加强教育强国建设,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,提升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,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学术年会于20231014-15日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。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主办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、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承办,《教育与经济》杂志社、《教育经济评论》杂志社协办。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110余所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的400余名专家及代表参与了本次年会。本站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杨素红、助理教授叶晓梅及博士研究生战湘凝等参加了此次会议。

 

杨素红老师、叶晓梅老师分别围绕大会主题作了专题报告。杨素红老师在题为《教育共享发展视角下重点高校农村第一代大学毕业生路径选择分析》的报告中指出,农村第一代大学毕业生对读研机会、院校质量、就业机会和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等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,政府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的系列举措时,如何推进不同群体共享教育发展的福利,需要通盘考量和顶层设计,深入理解农村第一代小编跳出“农门”之后发展路径选择背后的深层逻辑,有助于为引导其做出合意、合理、科学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叶晓梅老师在题为《严慈相济:家庭教养与城乡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》的报告中指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,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基础环节。当前乡村家庭教养中重“严”轻“慈”是导致乡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,预测乡村家长“慈”教养比例提升至城市均值水平,城乡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将缩小30%以上。此外,叶晓梅老师还与北京大学马莉萍副教授汇报了《能力差异还是性别符号?——精英大学博士生就业及发展中的性别差异研究》一文,指出尽管近四十年我国女博士的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,但仍面临“管道泄露”和“坚冰式的琉璃天花板”的学术职业发展困境。相比于男性,女博士在毕业时选择学术职业的可能性更大,但进入学术职业后面临的困境显著更大,性别符号效应凸显,保护与促进女性学者发展仍是教育公平领域的关键问题。

此次年会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上,探讨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,同时提出新时代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点方向。此次参会有助于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,促进学术交流,有利于本站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。

 

撰稿:杨素红   编辑:刘畅   审核:吕阳